|
为什么不稳定的新能源才是数据中心最佳选择?算力的尽头是电力,智能化、数字化快速发展下,算力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因为对电力的强依赖性,这句话也广为流传。算力主要通过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而数据中心运行是全天候不间断的,需要持续的电能供应,以保证数据存储、处理的安全、稳定。 这就决定了数据中心的发展是在高可靠性电力基础上的,对于能源的首要需求则是稳定。从这角度看,新能源并不符合数据中心的用能特性。因为受地理、天气等因素影响,风能、太阳能等供电并不稳定,有着明显的波谷。但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却被认为是数据中心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何会有此矛盾? 绿色化需要 首先,使用新能源是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数据中心是高耗能行业,在大模型快速发展,算力需求持续提升的情况下,数据中心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但也由此带来了更高的能耗,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这极大地影响了行业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双碳”目标建设,因此,数据中心必须加快进行节能减碳。 国家对此高度重视,6月,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将抓紧出台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相关政策对于PUE等也有明确的规定,能效上不达标的数据中心将面临淘汰。如北京早在2021年便发布了《北京市数据中心统筹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提出北京将通过关闭一批功能落后的数据中心、整合一批规模分散的数据中心、改造一批高耗低效数据中心、新建一批计算型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及边缘计算中心,以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为目标,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端数据中心发展集群。 稳定性提升 其次,数据中心在利用新能源上已经有了多项探索,新能源的不稳定性正逐步被“消除”。 具体来看,目前有两个主流方案,一是充分开发新能源,加快绿电上网,提升绿电在电网中的比例。 我国正不断在新能源丰富的地区加强绿电建设,如“东数西算”中的西部枢纽节点便充分利用自身丰沛的资源,加快绿电建设,推动绿电上网,为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的能源保证,加快绿色算力发展。 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持续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加快建设,这一过程中,数据中心将发挥负荷作用,依托源网荷储推进自身与新能源相结合以实现高效消纳,推动算力与电力双向协同。 二是“与之相反”的路线,即绿电直供。这同样需要丰富的绿电资源作为基础,目前已有相关政策出台,并且在实践上有较大突破。 如内蒙古自治区印发了《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数据中心电算一体化发展方案》,提出通过适度超前做好新能源场址预留和电网规划建设、支持集群内数据中心电力用户享受战略新兴产业用电政策、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智算中心签定多年度电力交易合同、采取绿电直供和构网型储能、为大型智算中心适当配置保障性新能源指标等措施,稳定保障全国最优电价和不低于80%的绿电比例。 实践方面,和林格尔新区,依托丰富的绿电,已建成投用首个数据中心集群绿电直供示范项目,绿电替代率达到43%。 同时,常被提及的数据中心里的分布式光伏、储能也能够推动新能源的使用,但因为技术等原因,其电量相对有限,较难覆盖数据中心大量用电。 可能的市场收益 除此之外,如果可以大规模的利用新能源,数据中心将从绿电交易、碳交易市场的购买方转变为售卖方,进而可以节约成本,乃至从中实现较大的市场收益。 目前,我国绿电、绿证市场逐步完善,数据中心在其中极为活跃,据2023年底统计,河北、浙江和江苏等省份的数据中心购买绿电规模较大,总交易电量超过17亿千瓦时,特别张北地区的数据中心,购买绿电超过14亿千瓦时。2024年1月至5月,中国南方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绿电绿证交易量突破138亿千瓦时,超去年全年规模。数据中心、传统高耗能产业成为绿色消费主力军。新能源的大量消纳可以让数据中心实现身份的转变,这也是新能源是数据中心最佳选择的重要原因。 绿色化要求、提升供电稳定性的多种举措、未来巨大的市场效益,新能源凭借此成为数据中心最佳能源选择。从实际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目前还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未来伴随数据中心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算力与电力的协同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也是当下数据中心产业发展需要着重讨论的话题。 声明:此篇为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http://gonrun.com/sys-nd/62.html
|